5/02/2014

【古希臘文明系列講座】The Duel of Paris and Menelaus: on the Iliad Book 3


講題:The Duel of Paris and Menelaus: on the Iliad Book 3
講者:胡宗文老師
時間:5/5 (Mon) 18:30-21:30
地點:清大人文社會學院 A306


記錄人:陳揚升
演講人:胡宗文老師

我今天決定要說的題目是:Commentary on a commentary-On the Battle of Menelaus and Paris(註解的註解:墨涅拉奧斯與帕里斯的對決)。我先解釋一下我的標題。你們應該常常看到Commentary,通常是解釋一段文本的意思。我認為,墨涅拉奧斯與帕里斯的對決,是荷馬所下的註解,對整個特洛伊戰爭的註解。所以我的這個註解,就是對荷馬所下註解的註解,所以叫Commentary on a commentary

墨涅拉奧斯與帕里斯的戰鬥,發生在伊利亞特第三卷的310行到380行左右。大致上是雙方同意讓帕里斯跟墨涅拉奧斯單打獨鬥,以避免全面戰爭。這70行大概敘述了這些事情:
314行:他們先量好用來決鬥的空地,將籤放進頭盔中,決定誰先進攻
344行:墨涅拉奧斯跟帕里斯站在量好的空地中,生氣地揮舞長矛
346行:帕里斯擲出長矛,但沒射中;墨涅拉奧斯也擲出長矛,也沒射中
369行:墨涅拉奧斯抓住帕里斯的頭盔,準備將帕里斯丟出去,但頭帶突然斷掉
380行:阿佛羅狄忒將帕里斯救走,把他放在他的房間,海倫在那裏等他

墨涅拉奧斯與帕里斯之間的戰鬥大致就是這樣。不過這場戰鬥其實不只如此,因為它還有前因後果。在第三卷的一開始,赫克特責罵帕里斯膽小,明明事情都是他造成的,卻不戰而逃。帕里斯因此答應出面與墨涅拉奧斯一對一戰鬥,贏的人就可以擁有海倫。而在戰鬥結束之後,眾神開了會,決定要讓戰爭繼續,他們找來Pandarus(潘達魯斯),讓他朝著墨涅拉奧斯射出箭矢,終結了和平的希望。這些過程就是比較廣義的墨涅拉奧斯與帕里斯的戰鬥,而狹義的就是指那70行的直接描述。

我接下來就說我為什麼覺得這是一個註解。有很多學者覺得奇怪,這樣一場戰鬥應該要發生在一開始的,怎麼會發生在戰爭的第十年呢?像C.M. Bowra,他就認為:「這樣一場有機會避免掉最終大戰的決鬥,應該會在最初就被嘗試。只有在這樣的戰鬥失敗之後,全面戰爭才會爆發。」還有一個很多學者覺得奇怪的地方,在第三卷裡有一幕是特洛伊的領導者人聚集在城牆上往下看,海倫也在其中,並一一說出牆外希臘將領的名字。這非常奇怪,怎麼可能戰爭已經打十年了還不曉得誰是誰?Kirk就說:「普里阿摩斯被描寫成從未認識敵軍將領一般,在將近十年的戰役之後,這種事簡直不可能。」

        所以就有人認為說,這場戰役其實是荷馬把以前發生的事情搬到現在來說,所以有點不太現實。為什麼荷馬要這樣做呢?可能的原因有幾個,第一,是為了介紹特洛伊方的主要角色。第二個原因,可能是為了要提出對比:海倫/帕里斯/墨涅拉奧斯;布里塞伊斯/阿伽門農/阿喀琉斯。第一組是墨涅拉奧斯覺得他的妻子被人拐走了,他很生氣。但他的哥哥阿伽門農卻也把別人的女人也拐走了,於是就產生對比。第三個原因,也就是我今天要說的,便是認為這一段戰鬥是對特洛伊戰爭下的註解。

先說一下,很多人都注意到,史詩的創作者說故事時,往往喜歡從中間開始。他們不從故事的最開始講,而是從中間開始,所以荷馬的故事開始在戰爭的第十年裡。現在許多西方的現代作家也常常使用這一手法,並不從開頭說起,而從中間開始,以吸引讀者繼續看下去。我覺得荷馬也是,一開始就放這種吊人胃口的段落,不過講完這個段落之後,他就得開始講述一些背景知識了。

我想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比較小:為什麼這場墨涅拉奧斯與帕里斯的戰鬥懷著避免戰爭的希望開始,卻落得如此悲傷的結局?有可能只需要死一兩個人就好,不用死這麼多人,但卻沒有成功。這是個小問題,不過或許可以引出更大的問題:到底整場戰爭是為了什麼?阿喀琉斯在第九卷提出了疑問:「阿迦門農為什麼把軍隊集中帶到這裡?難道不是為了美髮的海倫的緣故?難道凡人中只有阿特柔斯的兒子們才愛他們的妻子?」別人也有太太,也有孩子,為什麼大家都要為了一個人而死?這是比較大的問題。

更奇怪的是,為什麼特洛伊人不放棄海倫?為什麼特洛伊人甘願為一個女人而死?在伊利亞特第六卷中,赫克特說:我知道我們遲早都會死。特洛伊人並不是因為覺得他們大概會贏,所以才保留海倫而不還回去。他們好像也知道自己快完蛋了,卻還是繼續打,到底是為什麼呢?我覺得這場墨涅拉奧斯與帕里斯之間的決鬥就回答這些問題,從而構成了一個註解。

這場戰鬥加上了前因後果之後,我認為可以分為四個階段,我想解釋一下我對這些階段的看法。

第一個階段:第三卷的一開始,赫克特責備他的兄弟帕里斯,稱他為懦夫,被指責他引來了希臘軍隊。荷馬為什麼要說這些?我想是為了要讓我們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場戰爭。比方說赫克特這樣跟帕里斯說:「你喜歡這樣麼?當你從遙遠的土地上帶回一位美麗的婦人,造成了你的父親,你的城市,你的人民的大禍?」這樣說就是要提醒我們戰爭的由來。或是在另一個段落,赫克特講完後不久,就是海倫的第一次出現,荷馬描述那些老人們看到海倫就說,啊!真是漂亮!荷馬沒有形容海倫的長相,他只跟我們說海倫對男人而言是多麼的有吸引力。那些老人說:「若是特洛伊人與脛甲精美的阿開奧斯人都為了像這樣的女人而承受苦難,確實是沒有什麼可責備的。麻煩在她那肖似不朽女神的臉龐。」海倫其實是位神人混血的半人半神,這在後來有點重要,因為海倫其實不算凡人。所以在第一個階段荷馬就說了戰爭的起因,我認為荷馬要說的是,這場戰爭真的一開始就是為了一個女人。在希羅多德在講述歷史時,也常常從一個小的地方開始。

不曉得你們有沒有看過一些希臘神話的書?他們在講為什麼會有特洛伊戰爭,其中一個原因是地上的人太多了,於是宙斯就想把一些人除掉。這是一種神學上的解釋。還有一個原因是眾人皆知的「帕里斯的判決」。不過荷馬並沒有提到這場著名的判決,有些學者認為這是因為那太像一場鬧劇了,荷馬覺得並不重要,所以沒提到。不過也有一種觀點認為是為了要突顯海倫的神聖性。海倫算是一位女神,特洛伊人雖然很想把海倫送走,卻好像趕不走一般。很多人覺得特洛伊人只要把海倫送走就沒事了,不過特洛伊人可能沒有辦法,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因為她是一位女神。

第三階段就是對決本身,我們就跳過了。第四階段發生在帕里斯被帶回他的房間之後,希臘人與特洛伊人也不曉得該怎麼辦。眾神開了會議,討論接下來要怎麼做。只要有了神的關注,就告訴我們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故事了。到了這一階段,戰爭的性質被改變,已經不是原來的戰爭了。這些神明也很討厭,本來有可能要走向和平了,不過神介入了。眾神開會的決定是叫雅典娜降到地上,去製造爭端。當眾人看見雅典娜的時候,他們對彼此說:「這下子殘酷的戰爭與死鬥又要開始了……」雅典娜沒有直接介入,而是透過一個人,潘達魯斯,慫恿他「為了榮耀」而朝著墨涅拉奧斯射箭。這就是另外一個概念。其實他們要的不是正義,也不是海倫,而是榮耀。這場戰爭的性質又變了,本來是兩個人之間的爭端,接著跟神有關,最後則是為了榮譽。雅典娜就這樣說服了愚蠢的潘達魯斯。

        這好像是一個新的結論,人類實在是太盲目了,才會繼續打這場毫無用處的戰爭。一開始他們為了把海倫搶回來,可以說是為了正義,不過到了現在,卻是為了榮譽。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Double Motivation?很多人不曉得為什麼會做一件事情,這我們可以在潘達魯斯身上看到。他射出那一箭,是出於自由意志還是因為神的關係?

另一方面,我們剛剛提到為了榮譽而進行戰爭。有一種關於榮譽的說法是,人們追求榮譽其實就是要追尋不朽,因為榮譽是不會朽壞的。這說起來很奇怪,我們好像又回到海倫身上了,怎麼說呢?藉著追求榮譽,那些戰士就是要追尋不朽,而不朽正是海倫所代表的。我們幾乎可以確定,當特洛伊戰爭結束時,大部分的英雄都死去了,前往陰間。不過墨涅拉奧斯還活著,他就跑去跟海倫住在祝福之島上。所以得到海倫,就等於得到了不朽,而他們為的就是不朽。

我的演講大概到這裡,我有兩個結論。第一個結論是,很多人都會說荷馬很了不起,當然是因為他很會寫,伊利亞特其實只是三個星期的事情,他沒有說在這三個星期前的事,也沒有說在這之後的事,但其實也都說了。第二個結論是,「人面對神的計畫是如此無助,在榮耀的獎賞前人們無從抗拒,這也許使他們高人一等,但最終卻會使人毀滅。」所以為什麼會有特洛伊戰爭?因為這些神提供了榮耀這個獎賞,所以大家為此而戰爭。不過他們被毀滅了,不知道他們死的甘不甘心?因為他們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在奧德賽裡面,奧德修斯在陰間遇到阿喀琉斯,奧德修斯向阿喀琉斯說,大家都很羨慕你,你的名聲很好。但阿喀琉斯說,他寧願當一個奴隸活在世上,也不想待在陰間。


所以我想就在這一場墨涅拉奧斯與帕里斯德戰鬥裡,有很多荷馬想說的概念,從小見大,都在這場對決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