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2017

John Cooper on Ancient Greek Philosophies as a Way of Life

引自牛津大學The John Locke Lectures 2011 點閱連結聆聽演講內容

Professor John Cooper (Princeton)

Ancient Greek Philosophies as a Way of Life

Abstract

Philosophy is a demanding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with many facets: logic, epistemology, philosophy of nature and science, metaphysics, ethics, political philosophy, philosophy of art, rhetoric,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nd mind. But a long tradition of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s, beginning with Socrates, made their philosophies also complete ways of life. For them reason, perfected by philosophy—not religion, not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practices—constitutes the only legitimate authority for determining how one ought to live. They also thought philosophically informed reason should be the basis for all our practical attitudes, all our decisions, and in fact the whole of our lives. In these lectures we examin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pagan tradition in philosophy, from its establishment by Socrates, through Plato and Aristotle, the Stoics, Epicurus, the Pyrrhonian Skeptics, and Plotinus and late ancient Platonism.

The 2011 John Locke Lecture series was held at 5 p.m. on Wednesdays in weeks 1 to 6 of Trinity Term 2011. The lectures were given at the Gulbenkian Lecture Theatre, St Cross Building, Manor Road. The classes took place at the Faculty of Philosophy, 10 Merton Street.

Lecture 1 (4th May): 'Philosophy in Antiquity as a Way of Life'

Lecture 2 (11th May): 'Aristotle's Philosophy as Two Ways of Life'

Class/Seminar (18th May): 'The Epicurean and Pyrrhonian Ways of Life'

Lecture 3 (25th May): 'The Stoic Way of Life'

Lecture 4 (1st June): 'Platonism as a Way of Life'

Class/Seminar (8th June): 'Plotinus on the Human Person and the Virtues'

6/22/2017

【學習奧德賽】古希臘文完全攻略

1. 正確的學習觀念
請依照課程進度,亦步亦趨,背誦記憶當週所學的動詞名詞變化與累積基本字彙量。同學們在學習之初就要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念,不能偷懶只學習文法基本原理,想倚賴查字典文法書的方式來閱讀古典語言。用偷懶的方式學習,三個月不到你就會發現舉步維艱,閱讀每一句話、碰到每一個動詞每一個名詞都要查文法書,最後步上被古希臘文淘汰一途。

2. Clean Text
保持你的Text清潔,不在字裡行間做任何筆記。每次閱讀時一定會忘記這單字什麼意思,那個動詞字尾變化代表什麼,這時千萬要忍住不做任何筆記在Text上面。要做筆記請使用另一個本子記筆記。因為把筆記寫在Text旁邊或上面或底下,你只會記得英文翻譯,卻沒有真正讀進古希臘文。

3. Read Aloud
台灣學生習慣看書而不是讀書,但學習語言,尤其是死掉的不再使用的古典語言,一定要朗讀得超大聲。朗讀是把這個語言內化於你的自我之內的最重要歷程。

4. 課後複習
複習時請務必使用Clean Text並大聲朗讀。第一遍複習朗讀時,你會很懷疑你自己真的出席過這個堂課嗎,怎麼學過什麼單字文法都不記得了,這是很正常的。這時候要忍住,不去翻書找答案,而是多朗讀幾遍。相信我,多朗讀幾遍你大部份的單字文法就都回想起來了。還沒想起來的再去翻書,這時想不起的單字文法將深深烙印於你心。

5. 課前預習
預習比複習還重要。你一定會很納悶,什麼都不懂怎麼預習?第一週上課我不會要求你們預習,但從第二週開始我就會預期你們是充分預習過後才來上課的。所謂的充分預習包含三個步驟,請務必分開完成,萬萬不可同一天完成:(a)使用Clean Text並大聲朗讀下週指定閱讀範圍,同樣地第一遍朗讀你會以為什麼都看不懂,但是多朗讀幾遍之後你就會發現你其實認得上週學過的單字文法,再多朗讀幾遍你已經可猜得出這個段落大意為何;(b)朗讀到很順之後,才翻書查單字以及預習文法;(c)最後請把你的英譯寫下來,寫在另一本筆記本裡。透過寫下來這個過程,才能完整地檢視哪些地方你讀懂了哪些地方你讀不懂。我鼓勵你嘗試去解決讀不懂的問題,並帶著你的解法到課堂來分享給老師同學們。

6. 每次研讀以15-20分鐘為原則
每次預習或複習都遵守不超過15-20分鐘為原則。超過此只是浪費你自己的時間而已。盡可能維持每天都研讀至少一次,或是複習或是預習。千萬不要累積到週末,一週只研讀一次,一口氣讀六七個小時又是複習又是預習;用這個方式學習,很快地古希臘文就會把你淘汰掉了。

7. 三道關卡
學習古典語言的歷程高潮迭起,有幾個分水嶺時期,同學們挺過去就更上一層樓了。以我們所使用的課本Athenaze為例,第一波挫折感發生在第一學期的第二次期中考之後,Chapter 9學習Present Active Participles與Chapter 11學習Thematic 2nd Aorists以及Chapter 12學習Sigmatic與Asigmatic 1st Aorists。另外第二波挫折感發生在第二學期的四月中下旬,Chapters 18-20開始學習一系列的mi-verbs。第三波挫折感發生在第三學期的第一個月Chapters 25-28進入閱讀希羅多德《歷史》第一卷編修後原文(adapted texts)。只要挺過這三道關卡,你就會變得無敵強大,可以跟我們一起走到第四學期結束。

8. 完成四學期古希臘文課程的同學具備哪些特質?
依據斐婷老師的經驗,(a)成功地跟著我們走完第四學期的同學們裡,50%的同學動機或目標明確,比方對於閱讀荷馬史詩古希臘文原文感到強烈興趣,或者立志投入古希臘相關研究領域,而另外50%的同學則是深深受到古希臘文明的吸引但沒有特定動機或目標;(b)然而每一位成功地研習完四個學期的同學都具備規律穩定的生活作息與讀書習慣,以及具高度抗壓性與忍受挫折的能力。

6/20/2017

【學習奧德賽】轉貼新手的Essay Writing迷你指南

以下建議都適用在古希臘哲學論文與報告寫作上面喔!~斐婷老師


CHIA-MING CHEN·SATURDAY, APRIL 8, 2017
這個指南是我教學7年的一些綜合心得,我每學年的上學期要改280篇2500-3000字的大學生essay(教學的前5年是330篇,那時一篇平均要改20-25分鐘,後來就比較不為難自己了orz)。我每年都在改進我發給學生的寫作指引,這應該是我的第8版了。

** 這裡有台大開放課程幫我剪接的如何寫小論文的9分鐘錄影(真是太感謝台大開放課程的所有工作人員)。說明時(那時是第7版)因為接近下課,學生兩個禮拜後就要交第一次essay,所以講話超快,不夠清楚,還請見諒啦(羞):https://youtu.be/DDKv5pmjmQU

(1)One Argument One Thesis:你寫任何一篇論文的目的只在建立一個論證(one argument)和一個論點(one thesis)。這一個論點是由其他小論點像磚塊一樣邏輯地組織堆砌起來。你要用一個論證(one argument),把這些小論點串起來,論證推進的唯一目的在論立你的論文論點。大家最常犯的毛病,寫出無法很好的合而為一的兩到三個論證或論點,文章就會鬆散。

(2)Less is More:你的論點要盡量小、精確和具體,最忌大而無當。你的論點愈單一、愈小,用愈多的小論點和小論證去說明這個單一論點,你的論文就愈嚴密。好論文像餅乾,乾淨和酥脆,才會好吃。

(3)沒有吵架就沒有論點(thesis):所謂的論點指的是你和別人不一樣的主張。這就是論點的意思。你在和別人爭「論」(argue)不一樣的主張(沒有吵架就不叫’argu-ment’)。因此,你的論點多半是在回應一個爭議(controversy)。所以你要花功夫去說明,在回答某個爭議時,你主張的論點和其他論點的不同之處。這樣才能凸顯你在主張你的論點。高明的作者可以讓吵架隱而不現,在一些微妙的地方帶出來,但是我們還是從基礎做起。每次學生沮喪地找我,為什麼我說他沒有argument、沒有thesis,我常常建議,你找一個對象吵架看看。

(4)Small is Beautiful:上述所謂的爭議(controversy)就是你要處理的議題(issue),你論文直接處理的議題通常愈小愈好。沒有人可以直接處理巨大和抽象的議題(歷史是唯心還是唯物?人有利他的可能嗎?)。好作者擅用小而美的議題,四兩撥千斤,解決巨大和抽象的議題。

(5)拉朋友和找敵人:當你確立你要處理一個爭議之後,接下來你就要把回應這個爭議的各種可能觀點列出來,然後你要去定位你的論點在這些觀點中的哪個位置。接著你要決定誰是你的朋友,誰是你的敵人。你的論證工作就是和朋友站在一起,打擊敵人。注意你的篇幅有限,所以你要盡量找最強的敵人打,打倒弱的敵人不能突顯你論點的優越性。最後,你要再區隔你和你朋友的不同,打一場小內戰,你的特殊貢獻就突顯出來了。舉例來說:你的論點可能是某個朋友觀點的改良版,或者兩個敵人的優點的綜合版。

(6)建立反論(counterargument):如果你沒有現成的敵人(學校課堂很可能學不到你的敵人觀點),這時最好的建立和說明你的論點的論證方式是駁倒一個你自己建立的反論(counterargument),也就是你自己建立的敵人。所謂的反論,就是「和你相左的論點和論證」。把反論建立得愈強、愈有說服力,透過駁倒它,你自己的論點就會愈有說服力。

(7)定義你的關鍵概念:你在論文中使用的任何看來簡單但是關鍵的詞彙,其實對讀者來說都可能有歧義的解讀,需要由你自己再給一次清楚的定義。這是文章清楚和嚴謹的必要條件。

(8)學習建立區別(make distinction)的思考方式:例如:「我使用這個概念有3種意思,分別是…」、「這個因果關係看起來簡單,但是有3種運作機制」、「這裡這位作者其實有3個意思,他沒有明講出來。」、「這個文本的這個部份講的這個過程,看來簡單,但是我可以分析出5個步驟。」(這裡有一個祕密,「3」常常是建立區別最好的神秘數字,讀者最容易記得你的區別)。東亞學生習慣萬流歸宗的綜合思考模式,最不擅於建立區別。

(9)避免累贅(redundant):你的文章每字、每句、每段的目的,都在建立你整篇文章的一個論點,不要寫任何証立這個論點不需要的段落和句子,你要不斷檢驗,我刪了這段、這句、刪了這個小論點,對支持我的論證有差別嗎?沒差別就必須刪。剛開始被我批改的同學常常會整頁、整段被我刪掉。

(10)避免模糊和歧義(ambiguity):你的每個用詞、句子和段落,要作到讓你的讀者絕對沒有兩種解讀的可能,要讓讀者看第一遍就完全理解,不產生誤會。你要珍惜你的讀者,讓他們秒懂你的意思,任何讀者願意花一分鐘看你的文章,就很給面子了。

(11)擅於區隔段落可以大幅地幫助你的論文更嚴謹和清晰。你必須要做到,每一個段落,只能有一個清楚的小論點磚塊。練習把你整篇文章的一個論點,區隔成一個一個小論點,也就是區隔成一個一個分開的段落。這是練習把文章寫清楚最好的方式。盡量按照小論點分段,順你的文章理路。

(12)句與句之間要有嚴格的邏輯銜接性,不然就會犯邏輯跳躍的毛病。通常連續的前後兩句,要有某一個關鍵字或代名詞,連接兩句。

(13)段落與段落間要有嚴格的邏輯銜接性。每一段落的最後一句,都要邏輯銜接到下個段落的第一句或第二句。不然就犯邏輯跳躍的毛病。

(14)注意你的主題句(topic sentence):每個段落的第一句(有時會在第二句)和最後一句。這兩句最為關鍵,其中要有一句是整個段落的主要論旨。

(15)同義改寫:如果你要引用某段文本上的文字,請注意文本不會自己說話。你在引用之後,你必須要用你自己的語言,把引用的文字,重新解釋一遍。同義改寫是寫論文最重要的技術之一,高明的同義改寫,當你把別人的主張用你自己的話重新解釋一遍,你下一步的批評或肯定,就很自然帶出來了。

(16)不要逐點條列:因為我們在練習寫作,因此請不要用一二三逐點條列的方式,列出你的小論點,這樣會讓你的論證鬆散,因為這會讓你忽略用文字串起你的小論點磚塊彼此之間的邏輯組織性。練習寫作時,盡量用整篇文字去寫文章,用文字本身的力量讓你的文章清晰(而不是用分點或分節的方式)。

(17)首段(Introduction):好論文的身材像沙漏,結構從大(普遍)到小(具體)再到大(普遍)。一開始從普遍問題出發,然後逐步聚焦到你著手的具體途徑、爭辯和論證,結論時再回到普遍問題。因此第一段的寫作關鍵在發展一個「從普遍到具體的視角變化過程」,我們把它叫framing,最好的作家最會寫的就是這個過程:從多數人熟悉的普遍關懷和理解出發(比如說,民主好不好?),說服讀者,為了回應他們的普遍關懷,最好採取你這篇文章的具體途徑,特別是可以從你選擇的小而美的爭議得到答案。然後再說明你要處理的那個小爭議以及你的主論點,並且看情況說明整篇文章的安排。通常我們會先寫一個很草的首段就開始寫本文,留到最後再寫首段,因為好的首段需要你有鳥瞰全篇文章的視野。

(18)結論有許多方式,舉四個例子:(1)summary: 扼要重述主要論證。(2)restate your critical thesis:重述最關鍵的小論點以及它和你的主論點的關係。(3)universalization: 記得好論文的體型像沙漏,結構從大到小再到大,結論是你回到「大」的時候。你可以把你的論點重新連結到文章一開始你提到的普遍問題或關懷,指出你對那個普遍問題帶來了什麼新的啟發。一般讀者有興趣的是你對普遍問題的啟發。(4)other implications: 你的論點延伸後,可能有的其他後果、發展、啟發和應用。要採取上述那一種結論取決於你有沒有自信讀者看完後一目了然,不需要你做任何重述,這時你就可以大膽寫universalization和implication。

(19)Rewriting is the true writing: 當你辛苦按照上述指南,完成了你的初稿,很抱歉,你真正的寫作才剛要開始。通常當你寫完初稿,你才真正知道你想要寫的論點是什麼,才知道真正屬於你的最好論證是什麼。重寫第二稿時,你通常會砍掉至少一半的初稿篇幅。我個人通常要寫到第三稿,某些段落才會開始發光。所以請你盡量迅速完成第一稿,「重寫才是真正寫作的開始」。台灣學生最大的問題就是怕失敗,眼高手低,沒有邊作邊改邊進步的成功學習經驗,因此遲遲不敢下筆寫初稿,總想要構思完美才下筆,結果就是各種死線截止前只能寫出很爛的初稿。一定要克服恐懼失敗的毛病,這是所有寫作者的最大功課。

5/20/2017

【古希臘文明系列講座】中級古希臘文二:奧德賽與伊底帕斯王 課程演講

中級古希臘文二:奧德賽與伊底帕斯王 課程演講
​2017 ​June 5(週一)​, 10:10-12:00, 人社院A316

演講題目
Gaze as a Narrative Strategy: a Reading of Teichoscopy from Iliad 3.154–244

魏同安
清華大學外語系13級​/​紐約大學(NYU)古典學碩士​/​
馬里蘭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班/
第一批完成四學期初級與中級古希臘文系列課程的同學

演講最後同安也會分享學習古希臘文的甘苦談,歡迎同學們參與!






5/19/2017

【資源連結】暑假正是密集學習或複習古希臘文拉丁文的好時機!


[輔仁校園焦點:全球看到輔大系列報導-全台教希臘拉丁文課在輔大,建中北一女也來瘋名師]
http://www.fju.edu.tw/focusDetail.jsp?focusID=815&focusClassID=3
 
看歷史、宗教、神話電影,也許聽得到陌生的希臘、拉丁文。但是荷馬史詩、特洛伊戰爭、希臘悲劇、柏拉圖理想國,來自幽深遠古的國度,一一在輔大重現:雅典露天悲喜劇、羅馬議院的政客、街頭的哲學家,學古人朗朗上口。這是輔大的「西洋古典暨中世紀文化學程」,全台唯一的希臘文和拉丁文學程,聘請世界名師:有來自芝加哥大學、賓州大學、紐約大學…的講座,暑期密集傳授:拉丁文、希臘文、古典文史哲。一名建中生從高一就來學,後來出國念了生物學博士。建中、北一女的老師也來教學相長,再返校教授拉丁文。學程召集人劉雪珍老師說,「這裡的訓練紮實,培養了到牛津、劍橋、和哈佛等名校攻讀博士的人才」。輔大讓古典,變得流行!

學西方已經「死的語言」有何用?連外國人都很少學!傳授「羅馬人日常生活史」的安東尼.衛欣齊神父說,「西方學界最近發現,高中或大學生修拉丁文,母語、外語和數理科學,無形中變好,SAT成績也大幅進步」。政大法律碩士張晏綺,從不會希臘文到可閱讀原典,常苦讀到半夜兩三點,卻提升法學素養,把「雅典時期精緻的法庭修辭變成論文,能讀原典,收穫真的很豐碩。」
  
大陸東北師範大學博士生劉悅,研究拜占庭查士丁尼時代文學,要會讀古希臘文,透過浙江大學老師的推薦,遠從東北來輔大,欽佩這兒的老師有古風,會額外授課,還讓耶魯大學的學士TA細心輔導,設計希臘文拉丁文軟體遊戲,讓學習好玩。「高水平、不死板的教法,連一位70多歲的台灣阿嬤級學生,都學得比我們好」!

一名社會人士擔心用拉丁和英語同步授課,「自己連英文都很爛,怎麼辦?」劉雪珍安慰,「一位日文系學生,學了日文,也忘了英文,但不擔心,因為大家都在學習路上,互相幫忙」。這裡教授、企業人士和學生,跨校跨系跨領域互學互惠,堅持要把拉丁文帶走;在國外稀有語文或課程,1個學分的課動輒數萬台幣,這裡只2,772元,還設獎學金。通過輔大學程證明,能獲全球認可。難怪這麼冷門的知識,每年暑假平均150人搶修。劉雪珍主任說:「接了這個學程,我有十年沒放暑假了」,但輔大也把古典學術與國際接軌,讓世界都看到!

************

2017年暑期古中學程課程簡介-語言類(摘自古中學程)

一、「初階拉丁文」一、二
A班:
衛欣齊老師(Anthony Wesolowski)
此課程第一期涵蓋教材Wheelock第一至第十六章的內容,但第二期課程的內容可能將wheelock之其餘內容全數囊括於暑期課程中。本課程為全英文授課,且要求同學每天接受小考及測驗,老師會指派課後作業,期末需繳交報告乙份。此課程適合對拉丁文有興趣但無基礎或僅稍有認識的同學修讀。
B班:
邱奕傑老師
本課程以Wheelock為主要教材,帶領同學於六周時間內藉由認識文法、字彙、翻譯,進而學習分析語言、描述問題、找尋答案的技能,使學生在六周時間內掌握一年的學習量,本課程為中文授課,每堂課均有包含當日及次日內容之課後作業,且會依學習進度進行團體討論,每周會有隨堂測驗,並於同日下午配有諮詢時間。最後,於第三周及第六周周五為約一小時的期末考。本課程建議對拉丁文有興趣但無基礎或缺乏認識的同學選修。

二、進階拉丁文三、四
唐家瑞老師(Jeremy Thompson)
本課程以Wheelock為主要教材,本課程以改善中級程度的拉丁文文法及閱讀為課程主要目標,共分兩部分:複習(Wheelock 1-27單元)和新進度,並且伴有每日測驗及課後作業。由於此課程預設目標是已修畢初階課程或已對拉丁文具備相當程度之認識的同學。

三、初階希臘文一、二
馬婕綺老師(Jackie Murray)
本課程以牛津大學(oxford)所推出的希臘文教材為要,搭配教師自製講義,帶領學生於六周內認識希臘文基礎文法、名詞、動詞和簡易希臘文作品。每堂課均有小考和課堂作業,並會進行團體討論。

四、進階希臘文三、四
吳靖遠老師
希臘文三丶四是進階課程,對象為具有希臘文一丶二程度的各界人士,目標在複習希臘文一丶二所學,加上被動態丶假設語境丶祈願語境丶特殊動詞,以及形容詞丶副詞的比較級的使用,增加希臘文的閱讀與分析經驗,並且穩固核心單字量。希臘文四重點在所有過去時的型態以及複雜句型的介紹等,將進行大量動詞型的比較與整理,再擴充單字量的同時逐步加長學習者的閱讀長度,為閱讀真正的古希臘文本作準備。每期的最後兩堂課將進行總整理,讓學習者提出指定閱讀分析的報告,總結每階段的學習經驗。

************

斐婷老師非常鼓勵清華學子利用暑假長達三個月的空檔到輔大古中學程選修課程。即便你已經在清大修過一年或兩年古希臘文或拉丁文課程,你都可以透過輔大古中學程暑期課程做密集複習。畢竟自己一個人在家裡讀,往往虎頭蛇尾不了了之。請記得於報名時同時申請獎學金喔!

4/30/2017

【學習奧德賽】Oedipus Tyrannus

明天中級古希臘文二的兩位同學張峻豪與黃承遠將從《伊底帕斯王》第一行開始讀起
恭喜他們走到這一步!


4/28/2017

【學習奧德賽】古希臘文學習心得(張峻豪)



古希臘文學習心得
清大歷史研究所 張峻豪

    最初會選擇修習古希臘文課程,是因為我碩士課程的第一個學期決定以古希臘數學作為我的研究方向(我目前的研究主題為歐幾里得《幾何原本》)。然而,事實上,若只是為了研究古希臘數學似乎並非需要太過全面地學習古希臘文,因為在數學領域中,永遠都是在那幾個詞彙中打轉,如:三角形、圓等(有學者告訴我,《幾何原本》中重要的單字可能不到兩百個)。真正促使我進一步學習希臘文的因素應該是來自另外兩個方面的興趣:語言學習、歷史。


    在我修習古希臘文之前,我藉由上課或看書已或多或少學習過其他外國語言,培養起對語言的興趣。就我對語言學淺薄的了解,大體而言語言分成兩大類—綜合語、分析語。而在這個分類的架構下,現代漢語(分析語)與古希臘語(綜合語)幾乎正好是站在兩個極端。這是我剛開始學習古希臘語時最初的感想,而我覺得這點非常有趣。哥德說過:「不懂外語的人,對自己也一無所知。Wer fremde Sprachen nicht kennt, weiß nichts von seiner eigenen.」不同的語言,包含著不同的邏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故事,語言間的差異並非只是詞彙的轉換那麼單純。因為有這些的差異,才會有這麼多無法翻譯的情況存在。因此,在學習與母語差異極大的古希臘語時,去體會這些不同便是學習的一大樂趣。同時,這也是一個機會—一個反思維根斯坦所說的「語言的界線(die Grenzen der Sprache)」的機會。在這個新語言中,到底存在著多少新的、我從來沒想過的表達方式?這個問題使得我的整個學習過程生動了起來。


    另一方面,我一直很喜歡清大歷史所退休教授張元老師所說過的一句話—「過去是一個外國。」探索過去如同我們出國旅行,只是旅行的方式不同而已。熟習古希臘文便是我們前往古希臘的機票,而那裏有蘇格拉底的辯論、荷馬的神話、修昔底德的歷史等(這些都出現在到目前為止課程中所讀過的文本裡),許多我們不了解的事物等著。同時,我們也可以在遙遠的古希臘中,看到許多與今天的聯繫。例如,在《理想國》第一書中,蘇格拉底與克法羅斯(Κέφαλος)的關於財富之用處的討論,若去掉這些古代人的名字,細讀起來或許會使現代的我們覺得,這根本就是可能發生在今天的對話。兩千多年前的人們「意外地」跟我們有著相同的話題。所謂的「歷史」,便在這些「同」與「不同」來回互動下,不再只是過去的事情,而是能被後世的我們所承襲、人類共有的遙遠記憶與經驗。


    最近的進度正好讀到荷馬《奧德賽》第九書,其中有一段巨人波呂斐摩斯(Πολύφημος)向奧德修斯(δυσσεύς)的提問如下。

 「陌生人,你們是誰?從哪裡出發,駛於這航道上?
  是出外辦事?或只是隨意徘徊?」
  ξενοι, τίνες στέ; πόθεν πλεθ γρ κέλευθα; 
  ἦ τι κατ πρξιν μαψιδίως λάλησθε.” 

雖然這裡的原意並非如此,但當時讀到這段時還是會讓我聯想,好像荷馬在問我:「為什麼你現在會在這條學習古希臘文的道路上?你是為了什麼而學習?」這正是身為學習者必須不斷思考的問題,而上面所述便是我至目前為止的答案。

【學習奧德賽】古希臘文學習心得(黃承遠)



古希臘文學習心得
政大哲學系碩士班 黃承遠

        回想自己當時為什麼會踏上學習古希臘文之路,似乎提不出什麼清楚確定的理由,也許是對古希臘文或古希臘文明抱著一些遠古神秘的想像,也許是單純好奇古希臘文究竟什麼樣的文字抱持嘗鮮的態度,又或者是身為哲學系學生多少要瞭解哲學的源頭──古希臘哲學,而能夠打開它的鑰匙是古希臘文,不識古希臘文便不能夠懂古希臘哲學,因而彷彿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哲學系學生一般。總之在混合各種想法、因緣條件具足,開始了學習古希臘文之旅。

        其實古希臘文是相當不容易的,記得我剛開始就花了一些時間熟悉字形變化和拼音方式,之後也漸漸比較習慣古希臘文的文法結構,慶幸有學過一些德文,在學習古希臘文上能夠幫助理解一些概念和用法,反過來在學習德文上也幫助我更能掌握德文和英文,如果有學好古希臘文,我想大概沒有其他歐語系或拉丁語系的語言能夠難倒你。我自己在學習古希臘文的過程中一直都充滿疑問:為什麼是A而不是B、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等等,到現在仍然會有許多問題出現,透過老師不斷的解釋,以及隨著閱讀量增加、文法單字懂得更多更熟悉,一些問題逐漸豁然,如此一點一滴的逐漸累積能夠帶動整體古希臘文能力,這在之後閱讀希羅多德、柏拉圖、荷馬文本是不可或缺的,能夠直接閱讀這些原文的體驗將會是甜美的果實之一!

        學習語言不可免的要背一些單字文法,這在古希臘文可能更是需要且重要。我自己一開始在政治大學學古希臘文的時候,區立遠老師(政大的古希臘文老師)並沒有強制我們要背字形變化方式,但在後來的閱讀發現有許多是很根本東西都還要回去查,相當麻煩也花時間,也影響了閱讀的流暢和趣味,甚至會讓人挫敗、想放棄;而斐婷老師在開始學習時便會以考試方式要求大家記住,這項功夫雖然很麻煩又累人,不過我想這是相當重要且需要做的,如果不沒有先記過一次,往後會花更多時間反覆查,甚至可能被層層疊起的困難一次淹沒。

最後我覺得學習古希臘文最重要的大概是動力來源。區老師曾跟我和其他同學說過:不要讓學習古希臘文所遇到的問題或困難淹沒你就好。學習一個文化和時代差異甚大的語言是會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不過在努力克服和不斷往前走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成就感與意義,與他人一起學習能夠看到大家所遇到的共同問題,而透過不同的問題與想法也能擴展我們自己所沒看到的部分,能夠彼此扶持前進也彼此激盪。在學習古希臘文的過程中將能夠看到前所未有的風景,我相信每個人都能夠看到屬於自己的景色。

********
斐婷老師的建議:承遠是很難得很有毅力的同學,每週從台北南下新竹旁聽課程,颳風下雨從未缺席,上課前總是充分準備,與我們一起完成第三與第四學期古希臘文課程。他說的很對,學習古典語言要下功夫花時間去記憶動詞名詞變化與累積基本字彙量。同學們在學習之初就要建立正確觀念與態度,不可想著只學習文法原理,而倚賴查字典文法書的方式來閱讀古典語言就好。事倍功半之外,很快地你就會發現舉步維艱,閱讀每一句話碰到每一個動詞名詞形容詞都要查文法書,很快地你就會被古典語言淘汰了!

4/25/2017

【古希臘文小教室】朗讀 ​Homer's Odyssey 9.208-220 1/2, and 222 1/2-236

清大人社院學士班

中級古希臘文​二​
Intermediate Classical Greek I​I​

─ 課堂學生朗讀 ─

朗讀教材:​A Reading Course in Homeric Greek, Book I.​ 
by R. Schoder and V. Horrigan. ​​Focus Publishing, 2005.

朗讀範圍:​Lessons 81-85 (Odyssey 9.208-220 1/2, and 222 1/2-236) ​


​古希臘文引文: 

τὸν δ᾽ ὅτε πίνοιεν μελιηδέα οἶνον ἐρυθρόν,
ἓν δέπας ἐμπλήσας ὕδατος ἀνὰ εἴκοσι μέτρα
χεῦ᾽, ὀδμὴ δ᾽ ἡδεῖα ἀπὸ κρητῆρος ὀδώδει,
θεσπεσίη· τότ᾽ ἂν οὔ τοι ἀποσχέσθαι φίλον ἦεν.
τοῦ φέρον ἐμπλήσας ἀσκὸν μέγαν, ἐν δὲ καὶ ᾖα
κωρύκῳ· αὐτίκα γάρ μοι ὀίσατο θυμὸς ἀγήνωρ
ἄνδρ᾽ ἐπελεύσεσθαι μεγάλην ἐπιειμένον ἀλκήν,
ἄγριον, οὔτε δίκας ἐὺ εἰδότα οὔτε θέμιστας.

καρπαλίμως δ᾽ εἰς ἄντρον ἀφικόμεθ᾽, οὐδέ μιν ἔνδον
εὕρομεν, ἀλλ᾽ ἐνόμευε νομὸν κάτα πίονα μῆλα.
ἐλθόντες δ᾽ εἰς ἄντρον ἐθηεύμεσθα ἕκαστα·
ταρσοὶ μὲν τυρῶν βρῖθον στείνοντο δὲ σηκοὶ
ἀρνῶν ἠδ᾽ ἐρίφων·
ναῖον δ᾽ ὀρῷ ἄγγεα πάντα.
 
ἔνθ᾽ ἐμὲ μὲν πρώτισθ᾽ ἕταροι λίσσοντ᾽ ἐπέεσσιν
τυρῶν αἰνυμένους ἰέναι πάλιν, αὐτὰρ ἔπειτα
καρπαλίμως ἐπὶ νῆα θοὴν ἐρίφους τε καὶ ἄρνας
σηκῶν ἐξελάσαντας ἐπιπλεῖν ἁλμυρὸν ὕδωρ·
ἀλλ᾽ ἐγὼ οὐ πιθόμην, ἦ τ᾽ ἂν πολὺ κέρδιον ἦεν,
ὄφρ᾽ αὐτόν τε ἴδοιμι, καὶ εἴ μοι ξείνια δοίη.
οὐδ᾽ ἄρ᾽ ἔμελλ᾽ ἑτάροισι φανεὶς ἐρατεινὸς ἔσεσθαι.
 
ἔνθα δὲ πῦρ κήαντες ἐθύσαμεν ἠδὲ καὶ αὐτοὶ
τυρῶν αἰνύμενοι φάγομεν, μένομέν τέ μιν ἔνδον
ἥμενοι, ἧος ἐπῆλθε νέμων. φέρε δ᾽ ὄβριμον ἄχθος
ὕλης ἀζαλέης, ἵνα οἱ ποτιδόρπιον εἴη,
ἔντοσθεν δ᾽ ἄντροιο βαλὼν ὀρυμαγδὸν ἔθηκεν·
ἡμεῖς δὲ δείσαντες ἀπεσσύμεθ᾽ ἐς μυχὸν ἄντρου.



古希臘文英譯:

And whenever he [sc. or one] (may refer to Odysseus or anyone else) drank the sweet, red wine, Moran filled one cup [sc. of wine] and poured twenty measures of water in [sc. the mixing bowl], and the sweet, divine smell began to spread from the crater. At that time, you know, it would not be a lovely thing to refrain [sc. oneself from the wine]. I was carrying a large bag, having filled [sc. it] with this [sc. wine], and also filled provisions in the sack. Immediately, for my manly [sc. or courageous] spirit suspected that a wild man clothed with great strength would come upon us, who does not know neither customs nor laws.

And we arrived at the cave quickly, we did not find him inside, but he was tending a flock at the rich pasture. And having come to the cave, we gazed at everything. The baskets were weighted down with loads of cheese and the folds were filled with a throng of lambs and kids. And all the vessels were brimming with whey.

And at that time my companions at the very beginning were begging me with words that they, selecting some of the cheese, would go back [sc. to the ship], but then they would sail to the salty water after driving the kids and lambs from the folds onto the swift ship quickly. But I for my part did not follow, you know, it would have been much better, in order that I would see him and see if he would give me the gifts of hospitality. But he was about to be not delightful to my companions once he had appeared.

And at that time we, having kindled the fire, sacrificed and we ourselves also, selecting some of the cheese, ate the cheese, and we sat and waited inside for him, until he, driving the flock, came back. And he was carrying a heavy load of dry wood, in order that it would be useful for the meal for him. And he, having stricken it [sc. the heavy load of dry wood] inside of the cave, made noise. And we, for our part, having feared, began to rush away into the innermost part of the cave.



─ 清大歷史所  張峻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