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2014

【The World of Athens】喜劇 Part 2


林家儀 同學 摘要


(h) Aristophanes的職業生涯

Aristophanes約於西元前445年出生,他的第一部作品Banqueter(已散佚)是在427年,他青年的時候出品的。一般情況來說,是由劇作家擔任其作品的製作人,但是以這部作品作為例子來說,Aristophanes則將他交由Kallistratos來出版,可能是因為他當時還太過年輕,缺乏自信的緣故。這部作品獲得第二名,隨之伴隨的是之後Aristophanes所做的BabyloniansAkharniansKnights都拿到了第一名。

不過這個紀錄的保持卻被423年所寫的Clouds的第三名所推翻,這結果對Aristophanes是很強烈的打擊,他還因此重寫了一次(雖然這部作品重未再出品過),而這重寫後的版本則為我們目前所擁有的版本。之後則是Wasps(第二名)以及421年做的Peace(第二名),這些早期的作品已經預示著之後將帶來的改變。

Banqueters這部作品的主題主要關注於全新的教育,以一位父親用兩種不同的教育方法分別教養他兩位兒子,(一位採用新式的、一位採用舊式的)為主題進行觀察。Clouds這齣劇也接續這樣的主題。而Babylonians的主題則關注在,描述中央政權和她的主要盟友間的關係,因此引來KleonAristophanes的憤怒。他起訴Aristophanes的這齣劇作使雅典蒙羞,但是未成功。

Aristophanes並沒有忘記,於他接下來的四部作品中,招來一系列惡毒的批判聲浪。最惡毒的當屬Knights這部作品,在這之中,Kleon是主要的角色。在Cloud這齣劇裡,Aristophanes宣稱當代喜劇的編劇 Eupolis瞟竊部分Knight的元素到他的作品-Marikas中。而Eupolis則回應說他曾免費幫Aristophanes完成Knights這齣劇。

另一方面的,AristophanesKnights劇中指控Krationos酗酒的情形。Kratinos則在Flask一劇回應,Kratinos將自己作為酗酒的主角,並和他的老婆Komoidia發生衝突。KomoidiaKratinos和一位名叫Methe(意指「喝酒」)的女人和一名可憐的小男孩Oiniskos(意指「小酒」)發生關係,而心生抱怨。而Kratinos則解釋說,他只有在喝醉的時候,才能產出價值不斐的靈感。Aristophanes遂在觀眾的認同下,得到第一名,這可說是自Cloud得到最後一名後甜美的逆轉勝。

因此,這些劇作家可說是競爭激烈,而他們之間的仇恨也將持續下去,例如,AristophanesKleon的怨恨。至於喜劇是否無法不受到政客的影響,則可自喜劇曾於440437年之間,還有或許在415年時被終止的這一個事實來做評斷。

(i) 舊式喜劇的結構

7.58
舊式喜劇比較像是默劇,因為它具有反覆出現的戲劇性時刻,讓觀眾都有所期待,例如壯觀的歌隊開場,此外還有那些特定地方固定會出現的橋段,像是喜劇的獨白、低俗鬧劇(slapstick)、饒舌歌曲(patter songs),以及演員穿著的傳統服裝(例如:演員穿戴陽具)

而舊式喜劇的結構有以下特徵:

1.序幕(The prologue)
演員進場,還有一系列通常無關緊要且滑稽的固定橋段,
演員分別介紹他們自己還有情節,並為稍後的歌隊開場做準備。

2.進場歌(The parodos)
這部分特別令人期待,有非常壯觀的歌隊部分(例如:在Birds這齣劇的鳥群歌隊,和Clouds這齣劇裡的雲朵歌隊)。這個段落通常是作為主要表演開場的象徵,特別普遍出現在兩方演員出現衝突之前的橋段。通常是演員站在一側,歌隊演員站在另一側。

3.衝突場面(The agon)
這是一個傳統,且基本上由辯論和歌曲所演變而出的形式,通常包含pnigos(繞口令式、以饒舌歌曲為形式的驚人炫技橋段)

4.合唱隊主唱段落(The parabasis)
歌隊向前前進,給出了聲稱是嚴肅的政治意見,但經常是和劇中的東西完全無關。

5.各種受衝突場面的後果影響而激發出的滑稽場面和獨立短劇。

6.退場(The exodos)
在劇情達到高潮的時候的退場,通常和慶祝活動有關、或婚喪喜慶、爭議結束後的歡呼時刻。


Aristophanes劇作結構的特徵十分明顯,如同他的劇情十分突出一樣。他們通常跟隨以下這種模式:首先,一個相當好的想法會被提出(越離譜越好),內容經常涉及救贖自己、一個人的家庭或整個希臘。提出這個想法的人就稱為男女主角(hero, heroine)。接著,這個想法隨著劇情升溫而逐步發展,經過一系列小挫折後,主要掙扎、爭鬥場景發生,之後這個「偉大的想法」就會被實現。最後,在偉大想法的成功之後,其後果也被順利化解。

參考資料:
The World of Athens: An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Athenian Cul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Chapter 7 The Intellectual World pp. 319-321

5/30/2014

【Our Proud Members 成員介紹特輯】趙宣幃




嘿!我是趙宣幃。

我是個幸運的女孩,我有我最愛的大提琴,

不管是現在或未來他已經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一直想給他個名字,所以他可以更真實地活在我身邊,

希望遇到一個適合的名字,然後送給他。未來,我到哪裡,他就會在哪裡。

我也是個理想主義充腦的女孩(哈)。

如果說,就是因為有極端的兩邊互相拉扯,身處中間的人們才可以安然生活,

我願意做那群理想端的一員。

知道 選擇這一邊,是站在與現實拉扯的線上

但是,相信這個選擇也因此有價值。


會參與酒神祭戲劇節,原本純粹是來自老師的邀約和想多涉獵藝術活動的籌辦。

但是,當更深入參與後,我學習到很多沒有在預期範圍的事。

在宣傳專業頁面時,從古希臘戲劇的台詞我看到現代社會的影子;

而在學作節目單和海報時,我對平面文宣的設計學會觀察而且更有想法。

戲劇節的活動 真的是一個很棒的經驗。

5/26/2014

【古希臘文小教室】古希臘文小教室 week 7


 古希臘文小教室

※ Lesson Seven 古希臘文文法與翻譯 Ⅴ※

由 江宛盈 小老師 編輯


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大家的生活似乎充滿了壓力,難免會有想抱怨的時候,上週介紹到Dicaeopolis的生活也很困難,他似乎也很想抱怨呢!


每週一句
ἀεὶ οὖν πονεῖ ὁ Δικαιόπολις καὶ πολλάκις στενάζει καὶ λέγει∙

副詞
ἀεὶ
always
πολλάκις
often
動詞
στενάζει
he/she groans
λέγει
he/she says

試著翻成英文看看吧!

ἀεὶ οὖν πονεῖ ὁ Δικαιόπολις καὶ πολλάκις στενάζει καὶ λέγει∙

So Dicaeopolis always works and often groans and says:

(究竟Dicaeopolis抱怨了什麼呢?因為實在太長一串了,請大家稍安勿躁,待下回揭曉!)

文法小教室

今天的句子看到了三個動詞,分別是πονεῖ (works), στενάζει (groans), λέγει (says)。大家還記得之前介紹過的動詞文法嗎?忘記了沒關係,今天來幫大家複習到目前為止看到的動詞變化。

Week 3介紹動詞“is”

Stem: ἐσ-, be
3rd singular
ἐστί(ν)
he/she/it is

Week 7規則動詞變化

Stem: στενάζ-, groan/ λέγ-, say
3rd singular
στενάζ-ει
he/she groans
3rd singular
λέγ-ει
he/she says


Week 4 不規則動詞變化

Stem: οἰκέ-, live
3rd singular
οἰκέ-ει > οἰκε
he/she lives/dwells
1st singular
οἰκέ-ω > οἰκῶ
I live; I dwell

翻譯小練習
之前都是練習把古希臘文翻成英文,今天挑戰一下自己,試著把英文翻成古希臘文!
Dicaeopolis always works in the field.

參考翻譯
ὁ Δικαιόπολις ἀεὶ πονεῖ ἐν τοῖς ἀγροῖς.

經典古希臘文

愛非索斯派(Ephesus)的創始人赫拉克里特斯(Heraclitus) (c. 500 BC)是一位哲學家,他認為萬物皆流變。



柏拉圖在《Cratylus》中曾引用他的話:「你不能踏進同一條河兩次」。
在同一個段落中柏拉圖紀錄赫拉克里特斯說:

πάντα χωρεῖ καὶ οὐδὲν μένει.
Everything is on the move, nothing stays. 


單字表
πάντα
everything
χωρεῖ
is on the move
οὐδὲν
nothing
μένει
stays(unchanged)


Reference:
Athenaze Book I, Maurice Blame and Gilbert Lawal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2-11
Image source: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Heraclitus 
http://www.iep.utm.edu/heraclit/


5/25/2014

【The World of Athens】約束

江宛盈同學摘要

3.16希臘人似乎有自己特有的能力會互相毀滅和自我毀滅。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悲劇中看出端倪。此種競爭性的系統可以創造出這樣悲慘的性格,當年輕人也被牽涉進入時更為明顯。狄摩西尼(Demosthenes)曾對年輕的男子提出建議:

就算你比正常男生跑得快,不要放棄,要努力地去超越其他人。把成為每件事的第一當成你的野心。瞄準這個目標比成為令人尊敬的平庸者更有意義。
(Demosthenes On love 61.52)

儘管如此,這樣潛在的毀滅能力透過其他方式抒發,例如,節慶、運動、法庭、貝殼流放和抽籤選擇任職官位。民主制度讓人的野心變的昏暗消沉,因為民主制度和人類利益相反。確定的是這讓忌妒可以非暴力且適當的報復在被忌妒的事物上,特別是在雅典。(我們已經看到其他地方停滯有多常見)。理性主義也可能是限制的力量,會鼓勵人們看見其做決定的理由,而非單純的自我利益或對過去行為的尊重。

3.17從這些可以看出與競賽相抗衡作為希臘價值最好的模式。這個對立也許可以被一個字統括──sōphrōn(名詞是sōphrosune)。其意義很廣包括,「謹慎」、「慎重」、「明智」、「純潔」、「守法」、「禮貌」、「節制」和「自律」。它隱含了一個人對其限制的認知。它的強制力可以被完美的捕捉在兩句被刻在德爾菲的阿波羅神殿的入口的格言:「mēden agān」避免極端(nothing in excess),和「gnothi seauton 了解你自己(know yourself)。了解你自己是知道你可以和不可以做什麼。這是身為人而非神才會被這樣的現實所限制 (所以不要試圖挑戰神)。人必須了解作為一個人有哪些和沒有哪些能力。所以不要做超出能力的事。

這樣的行為模式和激烈的競爭一樣是被接受和讚揚的,而且節制的行為會影響潛在的侵略性。希臘悲劇的歌隊通常是比受他們建議的人地位相對較低的。(所以也許看戲的一般大眾可以立即的產生認同感。)一直以這種明智的方式說服國王和王子,藉著他們的地位把他們自己推到極端。兩種行為模式下的緊張關係一直重複出現在希臘文學的主題裡。

女人和奴隸

3.18在標準的希臘律法中,「女人」底下的條目是無行為能力。意思是女人和奴隸都不是獨立自主的,他們的生存和社會地位都必須依賴他人。換句話說,他們無法與他人競爭,窮人也是一樣。希臘人對富裕的定義是一個人可以不靠工作而生存,貧窮則是他只能靠工作活下去。後者的情況剝奪了一個人獨立行動的能力,特別是被迫做最低階的工作,也就是為其他人工作時。

我們可以輕易的理解奴隸有多麼依賴他人。而對於自由的女性,她們在家庭外面沒什麼地位(榮耀神的慶典是例外)。因為她們很少或幾乎沒有機會去交朋友或樹立敵人,她們因此無法像男人那樣被要求要去報答他人。一個女人的地位無疑的是建立在她在自己的家庭中。

3.19 總體來說男人眼中和筆下的女人不只是身體上,同時道德上、社會上和智力上都相對較弱。矛盾的是,她們一方面被視為全包的原型來源和生命的提供者,另一方面又是可怕且邪惡狡猾的女怪獸。像是當Klutainēstra面對她返回的兒子Orestes時,她很清楚的知道他計畫要殺她,她第一個反應是拿斧頭要殺他,但幾秒後她決定以母親的腳色來說服他。

Klutainēstra: 發生了什麼事?宮廷裡怎麼吵吵鬧鬧的。
僕人: 我跟你說,死人(Agamemnon的靈魂)要殺害生者。
Klutainēstra: 唉你說了謎語但我能理解。我們用詭計殺了他,而因此我們應該要死。快,給我戰斧。現在是緊急狀況,這會是死亡還是勝利?(Orestes進入)
Orestes: 我就是在找妳,我已經對付過他了。
Klutainēstra: 唉我親愛強壯的Aigisthos死了。
Orestes: 妳愛妳的男人嗎?你應該躺在同樣的墳墓裡,你不應拋棄死者。
Klutainēstra: 兒子住手。孩子,看哪這是你睡過和哺乳你長大的胸脯。
(Aeschylus, Libation Bearers 855ff.)

3.20很難去說為什麼女人會被視為潛在的威脅。也許是因為女人脫離一個家庭且被另一個家庭吸收。這樣的外來者容易在緊密連結的家庭裡被視為危險的威脅。而且女人被認為比男人還要享受性的愉悅。神話中的先知Teiresias,曾被詢問到誰在做愛中會感受到較多的愉悅,他回答說如果以十為單位,男人佔一而女人佔九。女神Hera因為他洩漏了女人的秘密而使他失明。因此,雅典男人對於家裡任何的外來男子感到威脅,且會顧好家裡的女人。就像是色諾芬 (Xenophon)評論的,如果有人發現牛群中有犯錯,則可能會責怪牧人。但如果女人犯錯,則絕對會去責怪她的丈夫。

參考資料:
The World of Athens: An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Athenian Cul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Chapter 3 Human Obligations Values and Concerns pp.146-149

5/22/2014

【The World of Athens】神和人的接觸

魏同安同學摘要

神和人的接觸
2.12因為沒有神的話語,也沒有堅定的信條基礎,很難了解人的作為是否討神的歡心,也很難說一個人是不是虔誠的。除非神親自現身,否則就需要專家來詮釋神意。在越重大的決定上,越需要獲得神諭專家的建議。

(i)
2.13神和人的接觸的方式之一是透過夢,例如在伊里亞特中,宙斯透過夢欺騙阿加曼儂王做出莽撞的行動。
如果夢傳達真相的話,人就很難逃離夢傳遞給他的事情了。這就如同克羅伊瑟斯(Croesus)夢到他的兒子被鐵製長槍刺死(希羅多德,歷史1.34-45)

2.14在夢如此令人困惑的情況下,當雅典城派人在神殿睡覺以求得面對馬其頓人(Macedonians)的神諭指示時,我們不難理解這個夢會被當作是為了政治目的而編造的。

(ii)神諭
2.15人們也可以從神諭得知眾神的旨意,不管是國家大事或是日常生活,人們都會祈求神諭的指引和建議(而非了解未來)。除了影響力最大的德爾菲神諭以外,還有其他許多求神諭的地方,且使用各種占卜方式。神諭不可避免會因為很靈驗而被人們認為可以拿來預知未來,不過給予建議才是神諭的主要作用。由於古希臘人相信神會影響他們生活大大小小的事,所以他們會尋求神諭的幫忙。如果不考慮神話中的呈現,其實對求神諭的人來說,神諭是直接向他們傳達且清楚明白的。沒有確切的證據顯示五世紀的德爾菲女祭司(Pythia)在出神的狀況之下講出神諭且需要另一個祭司的解讀。

2.16不過,在神話和早期歷史裡,神諭長久以來被認為是隱晦且可能會欺騙人類的。有一個雅典人著名的神諭是:當波斯人向雅典城進攻時,宙斯會給雅典人一座木城牆當作堡壘。不過,當時先知的解讀被忽略了,雅典將領Themistokles把神諭中的木頭城牆解讀成船艦,而應該棄城(H.I.18)

2.17神諭呈現的建議應該要被遵守,且神諭應該要針對問題切實地回答。這可以從色諾芬(Xenophon)Anabasis看出:

色諾芬去德爾菲,但他問阿波羅他應該要獻祭給哪個神才能獲得安全的旅程。求神諭回來之後,色諾芬告訴蘇格拉底神諭說了什麼。蘇格拉底一聽就罵色諾芬,因為他沒有問阿波羅他應不應該走上這條旅程,而是擅自決定問阿波羅他如何有成功的旅程。但是,他又說,因為他已經這樣詢問神諭,他就必須跟隨求得的神諭而行。(色諾芬,Anabasis 3.1.4 ff.)

(iii)魔法
2.18魔法作為一種神意干預的媒介,可以在關於「神聖疾病」癲癇的文章中看到:

我不認為這個疾病比其他疾病更為神聖,它一樣有它的病因和症狀。但是因為人們對此疾病缺乏知識,他們以為此病和神有關係。我認為第一個把賦予此病神聖特質的人是今天的魔術師、救世主義者和庸醫。因為他們對此疾病束手無策,他們只好訴諸神意,來掩蓋他們的無知。(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關於神聖疾病,1 ff.)

在伊里亞特(10.230ff.)中可以看到Kirke用魔藥把人變成野獸,而在Medeia,一個和Kirke有關的女巫師Medeia來幫助Jason獲得金羊毛。在西元前四世紀以後,魔法的使用日漸增加,特別是使用板子來詛咒敵人。隨著時代進展,,這類信想也越來越複雜和系統化。

(iv)占卜:先知(mantis)
2.19特別要注意的是,祭司(hiereus)和先知(mantis)是不同的。祭司是一年一度抽籤選出,來執行祭祀禮儀的人,可以是男是女。先知則單純是有能力解讀預兆的人,像是觀察鳥飛行的樣子和被殺害的野獸(hiermancy)的內臟。有一些有名的先知家族,像是Melampos(第一個先知)。有些先師是和求神諭的地方相連結、有些則獨立為地區的人民服務。人們需要付錢給先知以獲得建議。但話說回來,雅典人還是認為德爾菲神諭是最有權威的。先知建議的內容涵蓋生活瑣事到關係城邦的重要征戰(例如Syracuse之役,參見7.60的喜劇觀點)


2.20到四世紀時,先知的技巧已經被記錄在書上,變成每個人都可以理解和實踐的技術了。一方面,預言的技術是需要嚴肅來看待的,但對有心人士來說,還是可以拿來濫用的。

參考資料:
The World of Athens: An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Athenian Cul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Chapter 2 The Metaphysical Environment pp. 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