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經典研讀課程計畫
講題:博物館人員基礎訓練
講者: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
兼任講師邵慶旺老師
時間:3/16 (Sun) 15:00-18:00
地點:清大人文社會學院 A306
演講者:邵慶旺老師
記錄:陳揚升
由於這次的展出文物為陶片,因此前面部分為陶瓷器修復與保存概述,後面部分則是文物包裝與搬運的簡介。
陶器與修復技術
其實從古至今,陶器一直都為人類所使用,很多是用在日常生活中,但也有許多是用在祭祀、宗教上。不過陶瓷器有一必然的宿命,就是容易被打破。在古代,陶器打破之後不會馬上丟掉,因為陶器製作在以前並不是那麼方便,所以會選擇修復的方式,讓它可以再繼續用。在中國與台灣,遂都有發展出「焗瓷」的陶瓷器修復技術。所以若是你問你祖父,或許他有聽過早年在台灣常常可以在街頭找到做修補陶瓷生意的。現在由於陶器製作相對容易,因此一般陶瓷器也不會拿去修理。所以現在會需要修補、復原的大都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出土陶瓷器,或是骨董之類的。
出土的陶瓷器具有一些特點。首先是出土陶瓷器容易在出土前、後,甚至在出土過程中受到損壞,也因為可能受到自然礦物之影響,需要由考古人員進行清潔、修復,讓器物的器形盡量恢復完整。也就是說出土陶瓷器的保存環境通常不是很好。陶瓷器出土時考古人員會記錄其所出土的周遭環境,包括被埋了多久、埋藏地點的土壤具有什麼樣的礦物質等等,這些都是修復所需的資訊。不過陶瓷器的保存與修復方式先決於保存之立場,並不是每件陶瓷器都會被修復,需要先考量修復目的,然後才選擇修復及保存的方式。
陶瓷器修復之目的可以分為幾種:典藏(以維持原貌為主,並不作外型臆測與修復)、研究(由於需要曉得器形以分析文化、用途等,因此會將殘片嘗試復原,以擬構出原始之樣貌)、展示品修復(為了展示所以會盡量恢復完整外觀,因此會重製殘缺部分,但通常都足以辨識出修復部分)、以及商業修復(同樣會重製殘缺部分,且為了不妨害價格,通常都做得能以假亂真)
修復步驟有下列八項:
- 檢視文物,建立破損程度紀錄表。
- 擬定修復計畫。
- 檢視與分類。以陶瓷器來說,需要分析每一塊破片,來推測其可能原始位置。
- 清潔。以純水為主,也可視情形使用化學藥劑,但需盡力保存文物原先蘊含之訊息,例如顏料之類,必須小心不使其脫落。
- 黏接。首先清潔斷面,並先以模擬方式排列碎片,確認碎片正確即可沾膠黏著。
- 填補。研究用途者通常使用石膏,但也可使用可溶性材質。
- 加固。主要用在已產生風化之陶瓷器文物,並遵守可逆性原則,可能使用浸泡、塗刷、噴塗、自然吸收、針筒等方式,但須保存未受化學物質影響之原始碎片,以利研究。
- 補色。研究型修復通常不會再上色,只有商業用途者才會進行上色。
之所以要遵守可逆性原則,是因為出土的陶瓷器通常已殘破不堪,且不一定能留下所有碎片,需要依照想像來嘗試修復。使用可溶解、或是容易恢復碎片型態的黏膠來黏著,是為了如果將來有更進一步的考古發現,證實過去的陶器重建有誤,就可以重新拼組而不過度毀損陶器。
現在擁有3D掃描技術,在修復陶瓷器方面有很大貢獻。3D掃描可以完整描繪出陶瓷器的完整器形,在掃描之後,原本用肉眼可見的缺痕、破損更明顯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原本被釉所掩蓋的製作痕跡,也可以看到釉的厚度。而將所讀取的資料量化,可以告訴我們一個陶瓷器有哪些部分已經變得薄弱,可能在哪一部分需要加強。
其他也有應用的檢視方式有紫外線、紅外線、X光。紫外線通常是以紫外線燈搭配照相機。紫外線可以對礦物進行初步的檢定。若我們用紫外線照射交趾陶(骨董店常常可見),就可以發現仿冒的部分,因為借助紫外線我們可以看到斷裂的痕跡,以及使用樹酯修補,甚至假造的部分。紅外線則是對碳的反應很好,常常一件作品由於風化的關係,肉眼已經無法看到有墨書之痕跡,但紅外線可以發現。其他方式還有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用來檢驗陶瓷器材質,以及X光繞射分析等。
防患未然
如果是完整出土的陶瓷器,我們應該防患未然,盡力不使其受到更嚴重之傷害。環境造成陶瓷器劣化的主要原因有溫度、相對濕度、照明、空氣汙染、蟲霉害、緊急災難、其他人為因素。提供一個適合文物保存環境與安全運輸以減緩劣化程度及預防危險,就是「預防性保存」的概念。
若是文物要展出,在展場裡我們會使用紫外光強度偵測儀,來量測文物典藏空間使用的燈光,及室內自然光漫射的紫外線強度、照度值,以控制環境之紫外線。其實環境中的可見、不可見光都會造成有機材質文物劣化,紫外線的傷害尤其嚴重,因為波長短、能量高的光線無法穿透像是油畫的顏料層,容易積聚在畫的表面造成傷害。因此展示燈具的選擇也很重要,一般的石英鹵素燈可能造成溫度過高。建議使用具密封鏡片的多面反射燈泡,或至少在燈具前加裝紫外線遮斷濾鏡。
另外,溫度與相對濕度的控制相當關鍵,不適當、以及劇烈之變化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若相對溼度太高,容易引發有機材料的變形腐朽、甚至發霉。若相對溼度太低,則會使有機材料過於乾燥,可能會脆裂或剝落。然而若是溫度、濕度變化的太劇烈,就會造成上述所有的傷害,可能會嚴重縮短文物壽命。
所以在展場布置時,應該盡量避免上述的問題,光線不應該太強,並應可考慮到光源性質、光的波長。溫度與濕度也不宜有太過劇烈之波動,已出土陶器來說,相對溼度最好維持在45±5 %RH,溫度則是20±2°C。
在文物運送過程中,一樣也要講究這些事情。保護文物所蘊含的資訊是文物包裝的重要目的,因此在考慮到運輸「方便性」的同時,文物材質運輸的「安全性」也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文物的運送過程常常會使文物受到傷害,例如衝擊、振動、穿刺、凹痕、磨損、汙垢、壓縮造成之傷害,以及剛剛提過的環境危害(溫濕度、水、害蟲、汙染物)這裡也通通要注意。
文物包裝有一些原則,被使用於包裝的包覆材質應該符合這些原則,包括最重要的安全性(文物的安全)、真實性(附加的保護物不能影響文物之本質,例如不應使用黏力太強的膠帶,以防無法取下)、選擇性(材料的可替換性,也就是應該考慮材質的可取得性)、科學性(應小心運送歷程之紀錄)、以及最後,材質的環保性。完成包裝後,箱子內外也應該做好清楚的標示,以防搬運人員粗糙的搬運。並做好運輸歷程的紀錄,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