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經典研讀計畫
講題:希臘悲劇之當代演出--談國內與國外
講者:楊莉莉教授
時間:3/20 (Thu) 15:30-18:30 (海報上時間有誤,以此時間為準)
地點:清大人文社會學院 C413
演講者:楊莉莉老師
記錄人:陳揚升
一、關於劇場
古希臘劇場的特色是一定會在戶外山坡上,而為了讓戶外演出的效果良好,演員會使用面具、厚底鞋、並可能會以一些方式放大音量,可惜我們今天還不了解古希臘人如何能夠達到良好的古希臘劇場音效。後希臘時期(亞歷山大之死,323B.C.)的劇場設計是把舞台和觀眾席連在一起,這種劇場的用途是聽音樂會的(例如: Odeon Herodes Atticus,165BC)。再之後的羅馬形式劇場,已經發展出大幕以換景,且觀眾席具有遮陽棚。Teatro
Olimpro(1582-1588建)是全世界第一個鏡框式舞台,舞台上會有三個不可動,集中在視覺消失的布景。中間為室外或田園風景,左右為室內房間景。歌隊(chorus,15-50人)的成員不能與舞台上的其他演員交談,只有整個歌隊的領導者才行。
二、演出趨勢
1980古希臘劇場轉折復興:19世紀前因為劇場設計缺乏對燈光、照明設備和音響的設計,故當時無導演一職,觀眾也只聽戲。當時的戲劇不重動作或其他舞台表現,也只演出當代劇本,無古希臘羅馬劇碼。
國外的當代演出:
考證劇本的原文:Peter Stein, 1980, Schaubühne,由於考據原文相當講究,被稱為Dokumentations machine
Olivier Py, 2008, le Théâtre de
l’Europe-Odéon:
《七將攻底比斯》(Les sept contre Thèbes)、《乞援女》(Les suppliantes)、《波斯人》(Les Perses)以及《受縛的普羅米修斯》(Prométhée enchaîné)
David Géry 2007:
le Théâtre de la Commune (Paris)
Intercultural theatre:
le Théâtre du soleil, 1990-92、Iphigenie at Aulis (Euripides)
國內的演出:
《奧瑞斯提亞》國內演出
1 1994《三次復仇與一次審判》,密獵者劇團,導演:鴻鴻、
2
1995《奧瑞斯提亞》,導演:陳立華「國立藝術學院 」
3 當代傳奇劇場,大安森林公園,導演:理查•謝喜納
4 《甜蜜家庭》,臨界點劇象錄和魅登峯老人劇團合作,導演:田啟元
《安蒂岡妮》國內演出
1《樓蘭女》1993,改編《安蒂岡妮》,當代傳奇,導演/改編:林秀偉
2《安蒂岡妮》2001,台南人劇團,導演:呂柏伸,台語演出台南延平郡王祠
3《安蒂岡妮》,北藝大劇藝所導演組畢製),導演:楊景翔
4《底比斯人The Thebans》2010,導演:楊景翔
三、在現代搬演希臘悲劇
Edith Hall:
希臘悲劇中失衡、衝突的神話世界,作用有如一文化和美學的稜鏡,使當代導演得以藉此折射從上個世紀末過渡到21世紀初同樣失衡、衝突的真實世界,從而反思當代社會的性別意識(情慾、女性自主運動、同性戀、性別扮裝等)、種族歧視、政治衝突以及戰爭等子題,或者嘗試突破當代劇場美學如「文化間主義」(interculturalism)、後現代主義,借用各地傳統的表演形式尋求新的表演空間,乃至於從心理學觀點檢視悲劇人物的心靈與內在意識,以求對人類有更深層的理解。
(“Why Greek Tragedy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Dionysus Since 69, ed. Edith Hall, Fiona Macintosh and Amanda
Wrigle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 2.)
Pantelis Michelakis :
《奧瑞斯提亞》探討從貴族到民主、從君主統治到暴政、從母權到父權、從遠古(archaic)到古典、從無法律到奠定法治秩序、從原始到現代的歷史進程,象徵革新與進步,同時也是一部懷想、辯明(vindication)或者重建已然失落之事的作品。
(“Agamemnon in Performance”, Agamemnon
in Performance 458 BC to AD 2004, eds. F. Macintosh, P. Michelakis, H.
Edith, T. Oliv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 6.)
Christopher Rocco
《奧瑞斯提亞》體現民主形塑過程中,正、反對立的兩造力量相互詰抗的動態歷程,在頌揚民主規範之際,同時披露擾亂正規化民主的顛覆力量,使觀眾對「民主」的概念有更敏銳的知覺,認知到他們所處的社會其實不若表象一般穩固。
(Tragedy and Enlightenment: Athenian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Dilemmas of Modernity. Rocco, Christoph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p. 137.)
Paul Cartledge
艾斯奇勒並非頌揚當時的民主社會或政治理念,而是將「正義」問題化,以批判性的視角檢視雅典當時的政治體制,意即希臘悲劇不只是反映原先架構的道德或政治理念,而是更進一步探索並質疑新興理論實踐的可能;這種探究又動搖固有理念的悲劇意識,被視為有助於社群形塑更深度的自覺,並導向週期性的政治再造(re-creation)。
(“‘Deep Plays’:
Theatre as Process in Greek Civic Life”,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Greek
Tragedy, ed. P. E. Easter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 21-22.)
Jean-Pierre Vernant & Pierre
Vidal-Naquet
他們兩人從法律的角度切入,指出希臘悲劇暴露了西元前五世紀希臘城邦中神意與法治之角力與拉鋸:一方面,遠古的神話思維仍盤踞人心,另一方面,新起的城邦社會正迅速發展出新的價值觀。希臘悲劇鋪敘的雖然是人的故事,神意卻無所不在,或許暫時隱而不見,卻終究能在瞬息之間逆轉人的命運。古老的英雄個人價值開始遭到新起的社會和宗教思緒質疑,甚至排斥,在此同時,新興的城邦仍與固有的神話思維連成一氣,二者的界限難以釐清,以至於悲劇英雄的內裡皆潛藏著神話的價值,然而這套古老的價值觀卻和城邦的市民生活格格不入。悲劇的轉捩點正位在此古今價值衝突的裂隙,它可廣泛而明確地揭露政治法律思維和神話傳統價值間的對立,又能使觀者感知此裂隙正不斷地撕扯、擴張,一股緊繃的張力乃貫穿全劇。
(Mythe
et tragédie en grèce ancienne, vol. I. Jean Pierre Vernant; Pierre Vidal-Naquet.
Paris, La Découverte, 1972, pp. 14-17.)